“党建引领、党业融合”案例选编 |㉑深耕细作首创“蓝帽子”服务品牌下活党业融合“一盘棋”
发布时间:2022-12-19作者:来源:
字号:

     (图1:徐州首创郑集水厂园区鸟瞰图)

     徐州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徐州首创”)成立于2004年,由首创环保集团与徐州市自来水总公司合资创建。徐州首创下辖刘湾水厂、徐庄水厂、郑集水厂3座地表水厂,拥有微山湖小沿河取水口水源、骆马湖水源、地下水源3个水源,已逐步形成“深井应急、原水互备、厂网互联”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供水能力、管网长度、用户数量在首创集团供水公司中名列前茅。徐州首创在册员工551名,76%员工集中在生产一线。徐州首创党委成立于2005年,下设1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37名。

一、主要背景

      徐州首创党委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始终聚焦主责主业,围绕“三个强化”,持续提升“三力”,不断深化拓展首创“蓝帽子”服务品牌,下活党业融合“一盘棋”,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自成立以来,“蓝帽子”便民服务队先后为7万多户社区居民提供超过10万小时义务服务,维修更换用水设施超过3万余处,以专业优质的服务塑造徐州市民对于首创“蓝帽子”的品牌认同。

二、做法成效

(一)强化政治引领,提升“蓝帽子”的价值创造力

      徐州首创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政治引领,彰显国企担当,把提高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作为工作重心,着力提升“蓝帽子”的价值创造力。

      筑牢为民服务“地基”。徐州首创党委持续将为民服务宗旨贯穿工作全过程,提出“人人都是蓝帽子”口号,提倡全体党员和青年团员积极加入“蓝帽子”便民服务队,筑牢全体员工竭诚服务意识。全面推广“蓝帽子”精神,将“蓝帽子”便民服务队作为企业品牌宣传的“形象代言人”,号召全员做到“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蓝帽子,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蓝帽子”,员工团结奋斗、无私奉献精神不断增强。“蓝帽子”队员由成立之初的7人已发展壮大到现在的206人,先后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便民服务队队长巩海港被授予“徐州市劳动模范”和“最美首创人”称号。目前,“蓝帽子”便民服务队已在徐州11个小区悬挂服务公示牌和电话,实施24小时上门服务;在30个小区建立社区服务站,设立20个便民服务箱,定期为敬老院、福利院和特困户义务修理水具、提供检修服务。

(图2:“蓝帽子”便民服务队整装待发、应急送水准备工作)

      稳固民生保障“支柱”。徐州首创党委坚持将保障民生理念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社区、街道作为重点服务区域,带领“蓝帽子”便民服务队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成立由公司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党委成员担任副组长、党支部书记为组员的“蓝帽子”便民服务队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开展“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流动红旗评比”等活动,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激发队员为民服务的热情。着眼社区弱势群体,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研究制定“书记项目”,实施“党建+服务”工作模式,带领“蓝帽子”便民服务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市民的所需事、困难事、烦心事,切实从“小切口”入手,做好供水“大民生”。徐州首创在改善居民用水水质、保障城市水量方面持续发力,全力守护城市供水“生命线”,为徐州52万户家庭提供优质的自来水和贴心的服务。

(图3:“蓝帽子”进小区为老人解答用水疑问)

(二)强化队伍建设,凝聚“蓝帽子”的团队战斗力

      徐州首创党委以提升“蓝帽子”队员能力素质为重心,不断强化队伍建设,激发广大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切实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培植土壤打造“工匠人”。徐州首创党委秉持“培养青年技术人才、打造新一代水务工匠”原则,多措并举提升员工能力,培植成长土壤、造就水务工匠。开办“蓝帽子”传承工匠精神培训班,探索创新青年员工培养方式,鼓励青年员工研学精湛技艺;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员工“传帮带”作用,引导青年团员、年轻党员、骨干力量加入“蓝帽子”便民服务队,夯实队伍力量。先后组织“蓝帽子”便民服务队与全国先进集体“下水道四班”、全国劳动模范徐虎开展共建,引导队员以先进为榜样,弘扬工匠精神提高服务本领。设立“蓝帽子”工作室、“蓝帽子”荣誉室,开展窗口单位争当“蓝帽子”服务明星活动,每季度评选5名“蓝帽子”服务明星并给予一定奖励,每年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鼓励全员创先争优。

(图4:“蓝帽子” 研学精湛技艺 传承工匠精神)

      攻坚克难铸就“战斗军”。“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居民的需求就是“蓝帽子”便民服务队行动的命令。徐州首创党委始终发扬并不断拓展“蓝帽子”敢担当、能战斗、善进取的精神内涵,提高攻坚能力、凝聚团队合力铸就战斗铁军。2017年初气温骤降,徐州地区出现近十年首次零下16度的低温,很多小区居民家中供水管道冻坏,面临着吃不上水的紧急情况,严重威胁居民的正常生活。“蓝帽子”队员主动请缨、迎难而上,凌晨一点还在为冰冻严重的社区居民家中送水、抢修上冻管道,天一亮又赶去为其他用户送水,保障居民时刻都有水用。在这场应急送水攻坚战中,“蓝帽子”队员们撸起袖子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坚持十几天连轴转,每天睡眠不足四小时,大家互相鼓励打气,没有任何怨言。

      提高标准当好“服务队”。“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带着感情和温度去做”,这是首创“蓝帽子”品牌经久不衰的秘籍。徐州首创党委始终强调服务标准,不断丰富完善《“蓝帽子”便民服务队服务规范指引》,引领队员们将“蓝帽子”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鼓励队员们把握新形势、学习新知识,全面提升服务质效。便民服务队队长巩海港每天随身携带记录着鳏寡孤独老人信息的小册子,他把这些老人当成亲人,带领队员及时帮助老人们解决遇到的用水问题,切实当好便民利民的服务队。2021年,“蓝帽子”便民服务队为群众延伸维修户内用水设施136户、接受用户咨询300余人次、组织服务进社区20余次,相关事迹被“学习强国”、徐州电视台、《徐州日报》等平台宣传报道,首创“蓝帽子”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扩大。

(三)强化责任落实,扩大“蓝帽子”的品牌影响力

      徐州首创党委牢记国企职责使命、履行社会责任,坚持让“蓝帽子”便民服务队“走出去”,以高质量服务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切实把首创品牌树起来,助力提升企业“软实力”。

      深耕“责任田”、塑造好形象。徐州首创党委始终坚持扎根徐州、服务徐州,引领“蓝帽子”便民服务队用心用情服务居民、奉献社会。2021年初疫情期间,“蓝帽子”便民服务队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全力投入这场“抗疫情、保用水”阻击战,队员们只要接到报修电话,二话不说便立刻戴上口罩、背起工具箱出发,平均每天为居民维修漏水10余处,确保徐州市民用水安全。

(图5:“蓝帽子”疫情期间冒雨为居民维修用水设施)

      徐州首创党委坚持每月组织一次“蓝帽子”活动日,将每年7-9月定为志愿服务月,组建“朝夕情”爱心小分队,发起“1+1”爱心服务,定期开展“一助一”扶贫助困行动,先后为周边地区贫困儿童捐款6200余元,捐献图书1450余册、衣物2250余件。“蓝帽子”形象不断获得徐州属地认同,便民服务队先后获得“全国百个优秀志愿服务先进集体”“江苏省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徐州市三星级服务品牌”等荣誉。

      甘为“孺子牛”、培树大品牌。徐州首创党委不断凝聚全体员工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引领“蓝帽子”便民服务队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尽心竭力为群众排忧解难。20多年来,队员们放弃无数个节假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冰雪严寒,只要听闻居民遇到用水问题,便立刻带着工具箱奔赴居民家中开展服务,被徐州市当地居民称为“及时雨”。2021年,80多岁的独居老人、退休教师戴朝寿家中水管出现问题,他从社会上找了很多维修师傅都无法解决,“蓝帽子”便民服务队得知此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到老人家中,全面仔细检查水管,迅速进行维修,很快就帮助老人解决了用水问题。戴老师后来成为“蓝帽子”便民服务队“1+1”志愿爱心长期结对服务对象,队员定期登门为他买粮换气、料理生活,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这类这样的事情,“蓝帽子”便民服务队已开展过无数次。

(图6:“蓝帽子”队员为戴朝寿上门服务)

 

三、经验启示

(一)为企业经营赋能助力是打造党业融合品牌的目标

      党业融合品牌具有无形价值,是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助推器”。徐州首创党委坚持“融入中心、进入管理、虚功实做、发挥作用”的工作理念,立足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把服务放在最突出位置,着力打造首创“蓝帽子”服务品牌,在长期实践中凝练成果经验和亮点特色,不断推动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用业务实绩和优质服务获得社会广泛认可。

(二)为企业发展凝聚力量是推广党业融合品牌的关键

      党业融合品牌具有辐射带动作用,是凝聚团队精神动力和企业发展合力的“粘合剂”。徐州首创党委坚持将为民情怀贯穿始终,引领全员广泛参与,不断拓展首创“蓝帽子”品牌内涵,提升团队责任感、荣誉感、凝聚力、战斗力,让党旗在一线飘起来、党徽在工作中亮起来、党性在实践中强起来,引导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画好企业发展“最大同心圆”。

(三)为企业形象持续添彩是润色党业融合品牌的重心

      党业融合品牌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企业形象,是树立企业良好口碑和公信力的“放大镜”。徐州首创党委引领“蓝帽子”便民服务队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全力保障群众用水安全和生活便利,并不断拓展宣传手段和途径,将服务品牌传播出去,把公司口碑树立起来,通过提升品牌美誉度、打响品牌知名度,践行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为企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