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党业融合”案例选编 | ⑲三联同心谋发展 城乡融合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2-09-23作者:来源:
字号:

  首创城发集团所属首创新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创新城镇公司”)成立于2012年,共有员工70名,其中党员30名,占比43%。公司致力于北京市城镇化投资建设,聚焦低效集体土地开发利用,全面参与村镇产业升级、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治理等城镇化项目的综合投资,管理运作着全市唯一的城镇化专项业务政府引导基金,是北京集租房市场的先行者,在推进首都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集租房建设是首都建立租购并举住房体系、促进“住有所居”的重要举措,也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密切关注重点督办的专项领域。首创新城镇公司成立时间短、人员少、底子薄,面对行业政策相对空白、时间紧任务重、沟通多协调广等重重难题,公司党支部强化大局意识,紧紧围绕全市集租房建设中心工作,采取“三联同心”工作法,密切联系群众集体,深度联系主管机构,广泛联系合作单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为公司经营注入强大动力。三年来,公司业务发展提速升级,成功拓展7宗集体土地用于长租住房建设,发展成为北京最大的集租房投资建设平台,连续保障市区两级完成年度集租房建设筹集任务,并实现了全国首单租赁住房专项债券、人行租赁租房 REITs 试点发行工作的重大创新突破。

  利用低效集体土地发展租赁住房是缓解住房供需矛盾、壮大村镇集体经济的重要举措。新城镇公司党支部始终坚持将百姓利益放在首位,把群众幸福放在心上,用行动获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为项目顺利进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访民情。为了解村民的实际需求,新城镇公司党支部首先与村委会建立紧密联系。与村支部进行党建共建,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参观村史馆、红色教育基地,让公司党员干部了解家家户户的需求,开展乡镇工作更接地气。邀请村支部书记到公司为全体党员讲党课,在党课学习交流中统一思想。

  二是办实事。对于项目所在地村集体百姓面临的实际困难,新城镇公司党支部采取切实措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每逢年节,支部党员都会到房山窦店镇下坡店村、怀柔区河防口村等合作村镇的困难百姓家中送温暖,赢得了当地百姓“爱心建设者,帮困急先锋”的赞誉。在疫情期间,得知合作村镇物资短缺,第一时间组织资源进行捐助,看望慰问村庄值守村民,让百姓切实感受到了暖心关怀和国企担当。

  三是解民忧,做好政策宣讲和项目解读。对于老百姓而言,合作过程中相关利益述求能否得到保障,是他们关注的核心。在与集体合作推进项目落地阶段,新城镇公司党支部始终把握工作主动性,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细致入微。公司党员带队深入百姓家中,开展项目合作方案的讲解宣贯;安排村民党员代表到公司与领导干部进行开放式面对面交流。随着对政策和项目的逐步了解,老百姓卸下思想包袱,公司切实加快了项目合作推进的步伐。

  集租房业务是典型的政策创新性业务,在与主管机构、行业协会的沟通中,新城镇公司党支部通过党建工作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在共同交流学习、探讨推进政策落地、提升政策精准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目前,新城镇提高集租房项目商业配套比例、优化公寓宿舍车位配比等意见已被主管部门采纳。

   一是以党建活动为载体促进政策学习。新城镇公司党支部始终坚持以党建工作凝聚共识,与属地政府、市住建委相关处室党支部,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打开交流互通渠道,进行经验探讨,共同推动政策创新,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党支部以挂职为契机,积极选派优秀党员干部赴行业主管相关单位进行挂职锻炼,3 年派出 5 名干部进行挂职交流,增强了员工骨干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二是以项目基地为平台做好调研服务。首创新城镇公司作为北京集租房市场的重要实践力量,既是政策的执行者,也通过探索为政策制定提供了案例依据。公司的政策性集租房项目,已经成为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现场交流学习的重要基地。2022年1月4日,北京市副市长卢彦调研首创新城镇顺义区木林镇公共服务租赁性配套用房应急项目,平谷、顺义区区长等领导也多次到项目调研。党支部与属地政府、主管机构通过项目加强了各个方面的合作,共同为项目的发展建设起到助推作用。

  三是以行业研究为抓手积极建言献策。2021年,首创新城镇参与研究形成的《“十四五”期间北京市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选址及配套政策研究报告》,得到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北京市住建委还专门发送《感谢信》,对首创新城镇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感谢。同年,公司案例被北京日报文章《探索首都租购并举新路径 集租房:吸引来的都是年轻人》报道。2022年,公司结合项目建设运营实际经验,在业内著名期刊《住区》发表了《关于设立租赁住房建设运营平台的研究--以北京市集体土地租赁住房为例》论文,引起了业界高度关注。

  新城镇公司党支部与建设方、监理方等共建“红色联盟” ,围绕项目工程建设这条主线,在基层党建工作上实现全面对接,积极创建党建联建示范点,为项目安全有序推进,亮出标杆品质,不断汇集优质资源,集结先锋动力。

  一是发起联盟“总动员”。新城镇公司党支部与各参建单位统一工作目标,发挥项目各参建单位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明确在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智慧工地上形成标杆,力争将高丽营项目打造成党建示范项目。各参建单位以党建工作为纽带,共同开展联席会议、现场调研、专题党课、志愿服务、党日活动等 “五个一”主题活动;设置党员责任区,实施网格化包干,带领党员“亮身份、做承诺”,全面履行项目管理责任,提升管理效率、沟通效率,健全信息共享机制;精心组织五大节点战役,压紧压实责任,确保完成示范项目建设目标,把一线团队打造成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并肩作战、坚强有力的先锋队。

  二是跑出建设“加速度”。在“红色联盟”的保障下,总投资约8.25亿元的高丽营项目于2021年6月15日正式开工,总建筑面积约13.1万平方米,预计2023年年底可投入运营;总投资约7.45亿元的白各庄项目于2020年3月20日正式开工,总建筑面积约12.2万平方米。2022年,张镇、白各庄项目先后被纳入全市应急保障项目,新城镇公司党支部高度重视,迅速成立党员突击队,压茬推进应急房源改造任务。在张镇项目,新城镇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带领上千位工友满头汗水,艰苦奋战,5月27日,经过近72个小时不眠不休的持续作战,张镇400套应急隔离用房一次性通过防疫验收;在白各庄项目,新城镇上下同心,迎难而上,昼夜不息奋战41天,销项建设扫尾工作5万余项,于6月30日,顺利交付955套应急房源。在新城镇公司党支部的统筹组织下,各位“盟友”面临急难险重任务时主动担当,首创新城镇高丽营、白各庄两宗集租房项目首批取得北京市《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书》。

  三是积极援建“显身手”。2022年4月23日,房山区突发新冠疫情。首创新城镇公司接到房山区建委及窦店镇政府电话,要求援建窦店临时隔离点工程。首创新城镇公司党支部发动“红色联盟”,坚持多方统一调度、无缝衔接、密切配合,2小时选定进场施工人员,3小时出炉整体施工方案,41小时完成363间隔离屋改造,实现了以最快的时间、最好的质量、最完善的功能完成疫情防控隔离点工程,受到区建委、镇政府一致好评。

  经验启示

  (一)做好互联互动,是推进党业融合发展的基本前提

  集租房是政策创新的产物,各相关方都在摸索中前进,切实需要形成统一共识。新城镇公司党支部通过党建工作,将集体百姓、政府部门和参建单位等有共同愿景、共同需求的组织链接在一起,加强了在党建和非党建领域的互联互动,形成了共同推动集租房产业发展的统一力量,切实有效推动工作取得进展。

  (二)坚持工作相融,是推进党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

  党业相融并不是简单的工作相加,而是在工作目标、组织架构、议事决策、基础保障、考核评价、动态管理等方面实现有机融合。新城镇公司党支部充分发挥“粘合剂”的作用,推动组织联建、资源共享、工作互促,并坚持“三联”工作原则,及时动态调整党业结合点,使党业融合真正实现了“1+1>2”的效果。

  (三)实现共享共赢,是推进党业融合发展的最终目标

  新城镇公司党支部找到各方价值、利益、感情的共同点,以党建为纽带撬动社会资源,整合各方力量,建立共同的需求清单、项目清单、问题清单,统筹发力,解决各自实际需求和难题,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终实现发展共赢。